未来已来,智能家居是真火还是假热?
摘要:在智能手机饱和之后,科技行业寻找“后手机时代”的下一个热点,物联网、虚拟现实、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车你方唱罢我登场。
在智能手机饱和之后,科技行业寻找“后手机时代”的下一个热点,物联网、虚拟现实、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车你方唱罢我登场。
最近,根据来自IHS美国市场分析师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,目前可联网的智能家电市场变得越来越繁荣,2014年智能家电市场规模还不到100万美元,而到2020年,整个市场销售额规模将突破2.2亿美元。
这就意味着到时候,全球总共会有超过4.7亿可联网的家用电器,其中包括1.86亿智能空调和加热器、1.31亿智能洗衣机和干燥机、1.2亿智能冰箱、1100万智能灶台以及1700万智能洗碗机等。
然而,一份民调却显示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五分钟热度已经退去,在科技发烧友之外的普通消费者看来,利用智能手机去控制家居设备,没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。
硅谷市场研究公司Argus日前发布了一份民调,显示去年科技发烧友成为早期智能家居产品(比如Nest公司的智能恒温器)的买家,但是今年市场陷入停滞,普通消费者认为没有必要购买。
智能家居市场到底是真热还是虚火?自媒体说为你一一道来。
智能家居: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?
对于智能家居的前途,不乏坚持看好的拥趸们。自媒体“投融界”发表文章《智能家居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》,对智能家居的发展大唱赞歌。作者提出:
行业大佬积极布局
微软可谓是智能家居的鼻祖,在99年甚至更早便在智能家居上有所思考和尝试,维纳斯计划闻名于世。但遗憾的是,尽管微软在概念方面走在了时代前端,但并未将其付诸实践,且还被谷歌和苹果甩在了身后。
Google在智能家居上的布局十分认真,软硬结合、单品+平台一起上是其思路,开放仍将是其特色以及核心优势,Android及OHA构建的用户基础将帮助它再造一个新的Google Home联盟。苹果除了有路由器、AppleTV机顶盒等单品,还有HomeKit智能家居应用平台。三星早已推出了智能电视、智能洗衣机、智能冰箱、智能电灯等多种产品。
世界行业领袖的举动多少触动了国内市场,国内互联网企业、家电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纷纷抱团涉足智能家居市场。
智能水平涵蓄提升
虽然行业大佬都在积极布局,但是不得不承认所谓的智能家居大多停留在概念上。目前的智能还处在初级阶段,只是通过传感器和通讯模块连接到wifi,并通过云服务器连接到手机,甚至直接通过WIFI连手机,实现用智能手机操控。
真正的智能化是智能家居设备间的一系列自动联动应用,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。真正的智能家居提供的是一种完美的生活体验,这也是与非智能化最大的差别所在。对智能家居而言,用户体验是核心,实现过程主要围绕用户迫切需求的安全、健康、生活和休闲四大主题,通过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开放的应用平台建立安全保障体系、健康保障体系、生活保障体系和休闲娱乐体系。
这些体系涉及到家庭中各种联网的传感器、电器、保安设备、公用设施装置、生活设施、控制设备甚至机器人,这些体系既要保障相应的安全与服务水平,又要与人和家庭周边环境建立智能化交互。
从市场容量来看,我国有1亿潜在智能家居用户。国内外企业争先恐后地征战智能家居市场,未来势必将在智能家电、移动控制终端、智能路由器等硬件产品层;云平台、内容平台、大数据等运营与服务层;智能家居、智慧社区、智慧安防等系统方案层展开争夺。
智能家居:伪智能泡沫?
关于日益多样的智能家居产品,舆论探讨也并非一边倒,争议与反思之声也始终没有停歇过。自媒体“liyanshu3232”发布文章《智能家居,一个充满伪智能的泡沫》,作者李彦淑所谓“智能家居”充满了“伪智能泡沫”:
确实,不可否认,各大厂商描绘的前景很美妙,但是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笔者认为,智能家居是为人服务的,所以智能家居要抓住几点核心:
首先,智能家居必须以人为本,迎合人的刚需。我们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,我发现现在很多厂家为了追求时尚,抬高自己产品的售价,将明明不需要智能的东西硬是做成了智能,例如最近很流行智能马桶盖,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了用纸擦屁股,硬是要搞成用水冲洗屁股,想法是好的,但是在实际使用过之后实际会出现很多问题。
其次,智能家居能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,从而带给人们便捷。但是许多厂商恰恰本末倒置,将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,设置一些所谓的智能环节,反而增加了人们的麻烦。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,例如有些冰箱和洗衣机,明明几个按键可以搞定的事情,偏偏要通过手机APP来设置,搞得麻烦无比。
第三,智能家居要足够智能。既然智能家居打着智能的旗号,那就应该要有智能的内容,能够主动思考为人民服务,但是现在的智能家居大多是伪智能,例如智能电视,还是要通过人们去调台,完全没有智能的意思,所谓的智能只是搞了个CPU,装了个系统而已,这种智能只能算是伪智能。
当然,笔者痛批智能家居是带了个人的偏见,但是我还是很向往未来真正的智能家居生活的,以人为本的智能家居一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,我所痛恨的是打者智能旗号欺骗人民大众,完全没有必要的伪智能,我必须挤掉这种伪智能的泡沫,促进智能家居的健康发展。
落地很难:智能家居仅火了概念
自媒体“郝小亮”对此也有同感,著文《智能家居为何概念很火,落地很难》,对智能家居落地难、伪智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在作者郝小亮看来,智能家居概念虽热但落地很难。
问题出在哪儿?我们不妨从智能家居产业链里的玩家之一“房地产商”谈起,它既是产业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。房地产商将智能家居的消费群体锁定在高端人群,既别墅群体以及高端住宅群体,这个群体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,能够支付起智能家居高昂的工程造价费用,但这里面有个问题,既这部分人多为中年群体,对“智能”的概念并没有太大兴趣。
在童辉看来,整个市场的逻辑完全错了。首先,房子是智能家居的落地载体,而商品房的刚需人群是年轻人,同时年轻人又是智能家居的精准人群,家电厂商和房地产商如果把消费人群锁定在年轻人之外,等于是把对的产品卖给不对的人。在他看来,智能家居的出路有两个,要么降低整体工程造价,让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年轻人先实现家居智能化。要么将系统化的工程模块化,后者要求用户具备一定的DIY能力。
智能家居难落地的原因除了消费人群的错位之外,还有许多来自行业内部的原因。智能家居厂商各自为战,谁都想做标准,不愿作出妥协,像海尔U+已经做好了完善的平台,并提供标准接口,但某些厂商的不配合却带来了极大的阻力。这产生一个问题,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所谓智能家电都采用不同的标准,之间无法互通互联,那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,而是“伪智能”。
伪智能大行其道,谁赚走了快钱?
什么样的产品是伪智能?所有仅内置无线网络模块便声称智能家电的产品都是伪智能。比如,市场上大多数智能电视都是伪智能,或者说它的智能化程度还处在非常低的阶段。只不过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手机操控、内容共享,把原来的传统遥控换成了手机遥控,在真正的体验上并没有太多智能化的改变。
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空调、空气净化器上,以空调为例,包括市面上新推出的智能空调,它只是在传统空调技术升级的基础上添加了智能模块,而这个所谓“智能”的最大卖点也只不过是实现了智能手机的远程操控,即便是语音操控也只是非常基础的智能操控技术。但是你会看到这类单品在市场上依然有较大的消费人群。
此外,还有一种伪智能叫为了智能而智能,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完全不对称。比如现在一些做“智能门锁”的厂商,在锁内置入wifi模块,用手机控制门的开关。试想一下,在你出门时或者回家时,人已经走到门前了,何必再掏出手机来开门,钥匙或者指纹不是更方便吗?
对于纷纷涌现的智能家居产品,你的态度是褒是贬?你关于未来家庭生活的想象中,有它们的身影吗?
声明: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标签:
热门资讯排行
- 资讯专区
- 图片专区
- 品牌专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