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淮灯会正月十八不落灯
民间有“正月十三上灯、十八落灯”的说法,今年南京秦淮国际灯会上的华灯将绽放至3月底从今天起至3月31日,秦淮国际灯会进入延展期。灯会组委会向广大市民承诺:“水、陆、空”三大展区内灯组一个不少,活动一个不少,服务保持不变。
春节收入同比增长55.4%
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文化空间类)的“秦淮灯会”,今年首次在具有625年历史、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明城墙上展示,并首次开通了中华门瓮城至东水关3.5公里的明城墙游览线。“一庙(大成殿)、一河(内秦淮河东五华里)、两园(白鹭洲公园、东水关遗址公园)、一城墙”实施立体“水陆空”布展,并以游船画舫和电瓶车沟通游览线路,吸引了海内外更多的游客。
秦淮区副区长何素玉告诉记者,自2011年1月31日亮灯以来,灯会平安有序,人财两旺,实现了“无事故、无投诉、有影响、有效益”的目标。除夕至正月十八,夫子庙-秦淮风光带景区共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,景点收入同比增长55.4%,旅游商贸收入同比增长20%以上。“运用淘宝网、拉手网、灯会专门网站等网络资源推广门票,首次在苏果南京市所有500家门店及周边城市200家门店代售、捆绑销售灯会门票,这些都是今年灯会首创的创新营销手段。”何素玉说。
明城墙一天游客超过14万
为了把灯会办成老百姓自己的灯会,秦淮灯会在乐游惠民上“做足了文章”。夫子庙年货大街开业10天,每天有近2万名以上百姓光顾,购年货、写春联、买窗花。老南京的空竹、剪纸、烙画等各种传统文化表演活动,及糖画、捏泥塑、皮影戏、拉洋片等特色民俗表演活动,更是在春节期间演出了230余场,让夫子庙成为市民和游客寻找“年味”最佳之地。
正月十六,明城墙灯展区免费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放,当天登城看灯、赏景的游客人数超过14万,创下了中华门城堡和这段明城墙修复以来的最高历史纪录。据统计,从正月初一至十八,明城墙已接待30万人次的游客,总收入比往年翻了好几番。
花灯卖出40余万盏
夫子庙-秦淮风光带景区正在争创全国旅游低碳示范景区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南京灯会200多组造型各异的灯组大量使用了节能灯具,规模比往年大,负荷却较往年少,用电量是白炽灯的1/3。有部分灯组甚至是利用废弃物制作的,做到了废物利用。
小小花灯,也让扎灯的艺人赚了个“钵满盆满”。何素玉说,今年花灯市场花灯品种80余种,150个规格,创新品种多。最大的兔子灯高1.8米,长1.2米,最小的微型兔子灯只有拇指大,除了传统材料扎制的卡通兔、金蟾、月兔、飞天火箭,还有失传多年的“猴子抓杆”也回到了花灯市场。从正月初一至十八,共销售花灯40余万盏,销售额1200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%。
声明: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标签:
全套装修效果图热门资讯排行
- 资讯专区
- 图片专区
- 品牌专区